2010年4月28日晚,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本年度第二期“检察权的性质及其配置”在左图右书书吧成功举办。法律系副主任张兆松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吴建依副院长、蒲一苇主席和其他老师、学生约20人参加了沙龙活动。
张兆松教授首先评析了关于检察权性质的五种观点:行政权说、司法权说、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说、与其他国家权力相独立的第四种权力说、多重属性说,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张教授从是否具有实质性权力、是否可以委托、公平与效率两种价值取向中的选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检察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与区别,剖析了影响检察权定位的理论分歧和现实因素;最后,张教授对我国检察权的实际构成---公诉权、法律监督权、侦查权、逮捕权和司法解释权、这些具体权力的演变及其运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司法监督方式从“抗诉”到“建议书”的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张兆松教授的主题发言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检察权的性质定位。大家在这个问题很难取得一致看法,这反映了检察权的复杂性和国家权力生长的动态性;大家认为影响检察权性质定位的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因素,西方国家一般以国家权力构成理论为起点来探讨和设计检察权,中国则是以苏联体制为借鉴来设计国家体制和检察权,但是社会转型和治理的需要使检察权实际构成有所演变,并不断突破理论上对其性质的定位。二是检察权的发展趋势。张兆松、杨杰辉介绍了西方检察权扩张和中国检察权收缩的两种相反趋势,分析了引起两种趋势的深层原因。三是检察权的司法监督对法治的影响。吴建依、蒲一苇等认为检察权的司法监督很重要,但在审判监督方面运用过度则可能威胁到法院的司法权威,西方国家除了检察监督外,还运用陪审团制度、法院体系内部监督、公民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进行审判监督,而这些监督形式在我国相对较弱,所以我国比较强调检察监督,但是维护法院审判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四是中国法治的进程。大家分别从法治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法治的进程,认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治理形态,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制约因素。
最后,杨杰辉博士对张教授的报告作了总结性点评,吴建依副院长对沙龙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组织者对下期由蒲一苇老师作主题发言的沙龙活动安排进行了介绍。整个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普遍感到检察权的性质及其配置这个主题重要有趣、主讲人的研究梳理深入生动、讨论互动气氛热烈、学术和情感沟通双重受益,并期望下次活动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