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中美金融摩擦的国际经济法分析”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以线上方式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电竞博彩
全球法学教授兼美国密歇根大学L.Bates Lea访问教授沈伟教授主讲,由电竞博彩-电竞博彩网站
副教授蒋万来老师主持。电竞博彩
170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沈教授讲述了中美两国贸易战的背景。首先,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经济体,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二大货币,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经济、贸易、金融规则改革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或主导者。其次,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可能是导致贸易战的直接原因。中美双方的贸易需求决定了双方的贸易结构。此外,沈教授以历史上美国与日本、美国与苏联的贸易战为例,讲述了美国对于贸易战的解决方式。
接着,沈教授继续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探讨中美之间的金融摩擦争拗,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操纵、金融市场开放、国有银行法律地位、“债务外交”、AIIB、IMF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制裁、金融脱钩、人民币汇率低谷和央行数字货币。进而由此分析了中美间的金融摩擦走向:从贸易逆差到投资、金融;从局部到全面;从传统议题到新议题,从双边谈判到多边争端解决;从法律议题到机制性议题; 从国际法到国内法;从被动到主动;从金融制裁到反金融制裁等。
除此之外,沈教授还提出了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国际金融法的软法化和“软法不软”、世界储备货币和“特里芬难题”等理论问题,引发同学们的进一步思考。然后,沈教授对主权债务合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分析了新冠疫情之下,中国的对外债务合同及其目的—利用债务杠杆来实现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得出了贷款合同本身的启示、对主权借贷国治理的启示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即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启示。
讲座的最后,沈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对于此次讲座产生的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中的例外性规定设置和中国的中立制度建设等问题。此次讲座内容生动、案例丰富,极大的提升了同学们对中美贸易和国际经济法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