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张亚平,男,1973年出生,河南固始人。现任电竞博彩-电竞博彩网站
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律硕士(JM)中心主任。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电竞博彩
,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于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曾任河南大学电竞博彩
讲师、副教授、教授,河南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曾挂职担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开封市公安局控申支队副支队长。
二、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自由刑变更执行研究》;
教育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一般项目:《法定犯出罪问题研究》;
河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与社区矫正制度完善》;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河南大学教改项目:《卓越法律人才目标导向下刑法学教学改革研究》;
三、获得奖励
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3.《近代西方刑法学派之争》,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竞合过失下刑事责任的分配》,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5.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6.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四、出版著作
1.《近代西方刑法学派之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第二);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3.《法国刑事执行法》,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4.《自由刑变更执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独著)。
五、发表论文
1.《认定诈骗罪不需要处分意识》,《法律科学》2020年第3期;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保护法益及其适用》,《法治论丛》2019年第5期;
3.《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适用中的争议问题》,《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4.《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及立法走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5.《我国减刑、假释关系之反思与重构》,《法律科学》2016年第4期;
6.《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7.《司法心理学在少年审判中的运用于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年第2期(合著,第一);
8.《减刑、假释的目的反思与制度变革》,《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
9.《评<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贪污罪数额标准的修改》,《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合著,第一);
10.《环境风险的刑法应对》,《河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转载);
11.《法国刑罚执行法官及其启示》,《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5期(《司法制度改革》(内刊)转载);
12.《法国减刑、假释程序司法化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转载);
13.《故意在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天津法学》2014年第2期(合著,第二);
14.《法国信用减刑制度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转载;《人民代表报》2013-11-07转载);
15.《卓越法律人才目标导向下的法学课堂教学模式》,《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6.《以实体变革促程序公正——我国减刑、假释程序改革的另一条路径》,《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人民大学复议资料《刑事法学》转载)
17.《法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动向》,《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3期;
18.《法国减刑制度的最新发展》,《刑法论丛》2011年第2期;
19.《法国犯罪人域外监控》,《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4期。
20.《法国社区矫正制度概览》,《刑法论丛》2014年第2期;
21.《我国假释制度两极化改革构想》,《政法论丛》2009年第1期;
22.《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探析》,《公民与法》2009年第1期;
2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江淮论坛》2009年第1期。
24.《美国假释制度之趋势及其启示》,《甘肃政电竞博彩
学报》2008年第4期;
25.《管制刑之立法检视与完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6.《实行行为观念之提倡》,《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7.《交通犯罪与过失理论的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8.《竞合过失下刑事责任的分配》,《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29.《盗窃窨井盖行为定性之若干思考》,《黑龙江政电竞博彩
学报》2006年第3期;
30.《论选择性罪名的适用》,《天中学刊》2004年第1期(合著,第一);
31.《犯罪对象新议》,《南都学坛》2002年第4期;
32.《论持有型犯罪的主客观特征》,《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合著,第二)。